博士不值钱

浙大有位年轻的海归博士跳楼死了,很不幸,悼念。

有几位朋友来信和我说起这问题,大谈国内的科研体制如何如何,说这位死者生前的工资如何如何低,据说只有每月2000元。当然这个工资不代表真实收入水平,我相信他起码在住房方面享受了相当的优惠。但我这里想说的是,这么低的工资是有原因的。

一个人的工资很大程度是由他能为雇主带来的价值决定的。以科研人员为例,学术论文就是他们的产品,可就算是发论文的机器,对中国的大学雇主有多大用呢?系里科研排名上去了,能涨学费么?恐怕不能。能瓜分更多国家的科研基金么?很难,因为这基金分配规则复杂,有很多科研能力之外的因素。国内高薪引进的海归,大多是成了名的人物,这些人本身就已经是资源,能直接为中国的大学带来各种受益。他们本身就是成果,是成品,不像年轻的博士,是生产成果的投入品,价值大不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刚毕业的博士回国能做什么呢?一来教书,二来继续跟着有资源有钱的人做研究,成为他们团队的一员。但如果功能只是这样的话,给定中国目前的科研发展水平,海归和土鳖的功能有什么不同呢?对于雇主而言,这两者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中国每年本土新生产的博士数目全球第一,超过五万人。此外,还有许多光干活不拿什么钱偶尔也可以带带课的在读硕士和博士们,这么巨大的劳动供给,这么多人竞争那么有限的高校教职,想提高待遇,不现实。

所以就算撇开不合理的体制不谈,科研人员的收入也要由市场的供需力量决定,中国如此,美国也是如此。

我不算聪明,起码不比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聪明。我的研究依赖于数学和统计学模型,但我的数学水平远不如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可是,我的期望工资会比他们中的大多数高,而且不止高一点,高很多。撇开个人能力不谈,对经济学家的市场需求比一般科学家要大,而经济学博士的供给也要比一般科学家少,所以工资也就更高。

在美国新毕业博士中,经济学家的平均工资要比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的平均工资高至少40%,相差两三万美元稀松平常。比如,现在美国一个生物学博士,毕业5年内的平均工资大概45000美元,而经济学博士相应的工资是8万多。这里不止有需求更旺的因素,还有劳动供给的因素。数学物理生物学新博士的真实工资,有十多年没涨过了,因为博士生供给数量大增。

本来二十几年前,美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日子是很好过的。拿数学家说吧,毕业不用修炼博士后,只有很精英的博士生才选博士后,多训练两年后,大都进入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执教,那时博士后是金字招牌,是学术明星,而且博后期间的报酬也不低。

天有不测风云,中国改革开放了。1985年开始,大批中国人涌入美国数学系和统计系,于是90年代初期,数学家找工作开始困难,毕业后修炼博士后的比率翻了一翻,金光闪闪的博士后头衔大大贬值,成了不得已的选择。美国数学家日子开始不太好过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苏联解体了。1990年后,涌入美国数学系和物理系的来自东欧的神秘天才们数量增长了365%。于是到他们毕业的90年代中后期,数学系毕业生更加难找工作,选择博士后岗位的比率再翻一翻。两次事件之后,选择博士后的人数从最初的大约10%到了90年代末的大约40%。

因为博士后训练不过是一份暂时的工作,所以平均工资要比非博士后的其他岗位低40%左右,而越来越多的博士使得找工作越来越困难。本来不过是权宜之计的一两年的博士后训练,越拉越长,动辄四五年。所以这些理工科新晋博士们的平均工资水平一头栽落海底三千米处,再也没有反弹起来。今天,博士后收入和相似专业的本科生持平,低于硕士收入。

道理很清楚,给定中国几乎无限量的本土博士和在读博士生,海归博士的竞争对手太多了,给你每月几千块,干不干?不干有的是别人干。海归博士的科研水平可能平均是要高一些,但给定中国目前的科研水平,那高出来的一点没有太大市场价值,折算不成钱。

所以能力归能力,那属于自己;钱归钱,那是市场力量。埋怨怀才不遇没有用,市场不需要的能力,只能留着自娱自乐。

有位浙大的读者给我留言说「市场总是错的」,让人颇觉得不忍。没办法,地球引力把我们的身体留在了地面,而市场的供需力量也不会让我们的工资飞上天。很无奈,但这世界错也罢对也罢,规则不是我们定的。顺着它走,不一定昌;不顺它走,不一定亡。选哪条路,要自己好好合计,收益和代价都要自己担,博士不会赚大钱,理想也不能当饭吃,但也许能给你喝风的勇气和心态,自己选吧。

注:美国博士数量和工资的数据,来自美国每年一度的博士生普查(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和每两年一次的理工科博士抽查(Survey of Doctorate Recipients)。更多对美国博士后盛行现象和博士工资的分析,参见我2011年的工作论文《外国博士的流入及对博士后岗位的影响》(The Influx of Foreign PhDs and the Impact on Postdoctoral Po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