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公平不公平
中国处于收入分配最底层的农民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抱怨最少,对未来最乐观,最相信市场,最不希望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中国处于收入分配最上层的城市居民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抱怨却最大,最希望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曼昆教授的博客是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博客之一。在一篇博客里,曼昆引用了美国自由主义智库加图研究所的杂志里美国政治讽刺家P.J.O'Rourke写的一段话:
我有个10岁的女儿,她总是说,“那不公平。”每当她说这个,我会告诉她,“宝贝,你太可爱了,但这一点都不公平。你的家庭挺殷实的,这也不公平。你生在了美国,这更不公平。宝贝,你最好向上帝祈祷事情不要变得公平起来。”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好多事情,看似零散,但都和上面这段话有着直接联系,一件一件说吧。
(一)
王小波有本书叫《沉默的大多数》,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沉默的,他们的声音无法被听到。中国的网络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和网民主要来自城市的现实,再加上中国仍然没有广泛参与的政治制度,使得在中国“沉默的大多数”现象尤其明显。哈佛大学的一篇社会学博士论文里提到:中国处于收入分配最底层的农民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抱怨最少,对未来最乐观,最相信市场,最不希望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而中国处于收入分配最上层的城市居民对于收入分配差距的抱怨却最大,最希望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回想我们日常听到的抱怨,往往都是来自后者,那些处于收入分配最底层的农民则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如果借用上面的话,这件事情可以这么说:“城里的网民房奴们,你们能上网,这不公平;你们能贷几十万的款买房子,这也不公平;你们生活在城市里,这更不公平。你们最好向上帝祈祷事情不要变得公平起来”。
(二)
结婚一周年纪念日,我和谷主决定去放烟火庆祝。我们当时居住的麻省,整个州都不允许无证放焰火。于是我们只能开一个多小时的车去北边,到“不自由毋宁死”的新罕布什尔州无证放烟火。晚上,我们在一个乡村餐馆里吃饭,那个餐馆里供应的都属于当地“土菜”。我和谷主没花多少钱,可上的东西吃都吃不完,有鱼有虾,大量的面包,土豆泥,豆类和各式油炸食品。我看着桌上剩的一大堆东西,心里有点内疚。于是拿起一个只咬了一口的面包,指着它对谷主说:“人类制造卡路里的能力早就足以让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不挨饿,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吃不饱肚子。一个政府得造多少孽才会让自己的老百姓饿肚子啊!”这个世界在现实中就是不公平的,生在美国和生在一些非洲国家的孩子,从降生伊始,就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三)
我脑子里一直有个庸俗版的罗尔斯的“无知之幕”(The Veil of Ignorance)——上帝把人造了出来,给他背上降落伞,任其投胎。然后你就被风带着,投胎到了地球。你可能成为一个美国人,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国人,事实上,你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投胎到任何一个家庭。我总想着,在揭开我自己的“无知之幕”前,也就是在我知道自己会是一个中国人之前,那个时候我没有国籍,没有肤色,没有性别,或者说没有任何身份。如果我在飞机上跳伞,在跳伞之前,我希望自己降落在什么地方?我想大概还会是中国。因为我一直相信,不管你怎么批评中国和中国政府,在概率意义上,投胎在中国,特别是1978年之后的中国,应该算是在所有投胎的人中间相对幸运的。这么说吧,你投胎到缅甸或者津巴布韦这样地方的概率其实比投胎到瑞典或者瑞士的概率高得多。相对于北美和西欧,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生活在非洲、南亚、拉美或者中亚。如果上帝给我选择,一是随机扔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一是注定成为一个中国人,我会选择后者。如果投胎也是赌博,那么投胎在中国,至少可以算小赢。
(四)
我不喜欢有些人情绪性地骂政府,似乎像是生活在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一样,这是不尊重历史和事实,是不知道坏政府能坏成什么样的表现。我想告诉这些人:“宝贝儿,你不愁吃穿,但这一点也不公平;你的国家蒸蒸日上,这也不公平;你抱怨至少因为你还有很多的希望,这更不公平。宝贝儿,你最好向你信仰的那个神明祈祷事情不要变得公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