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收入凭什么持续增长
一个没有不可替代技能的人收入不增长或者增长缓慢才是应该的,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才有问题:这个人多半在一个有准入限制的地方工作——比如垄断性的国企。
在美国生活的一个常态就是搬家。我到美国7年,搬家的次数超过10次。刚开始是学生,住在宿舍里,每年必须都得搬一次。后来的搬家,往往是因为居住的城市变动,或者希望住在更方便的地方,或者是升级住宿的条件。
2009年的夏天,我和谷主决定搬到一个离我们的工作地点更近、也更宽敞的房子里。我们雇了一个搬家公司。大清早来了两个墨西哥的壮汉,开来一辆硕大无比的卡车,价格是标准的每小时70美元,所有一次性使用的包装用品的费用另算。
搬家的过程中,有一个朋友跑过来看。她先是感叹了一下那辆卡车的硕大,我和谷主的那点家什还占不满卡车的一个角落。然后又感叹了一下中美的差异:如果在中国,会来一群人帮你搬,然后用几百元人民币就可以打发。我早已不再有兴趣比较中美人工费用的差异,因为早已见惯不怪了。有一次我路过北京,去一个驻华外交官家里吃晚饭,发现他家雇了三个保姆,两个司机。我就问他,你要是回到自己的国家,能雇得起这么多人吗?回答是:最多雇得起一个人。中国其实还不是这个世界上劳工最便宜的国度,在很多国家,用一样多的钱你可以雇一个足球队为你服务。
但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个角度。给我搬家的墨西哥人,他们在美国可以一个小时挣20~30美元,而要是在墨西哥给人搬家,大概连四分之一都挣不到,要是在中国,十分之一都未必能挣到。2~3美元一个小时,相当于15~20块人民币一个小时,这在中国已经算是报酬很好的体力活了。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国家,收入水平极不一样,这是一种跨国的同工不同酬。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你就不得不思考,一个具有完全相同的技能,干一样工作的墨西哥人,只要能够跨过墨美边境,他的收入立刻就能成倍增长。这是为什么?
这和这个墨西哥人的努力啊,才干啊,贡献啊没有什么关系。搬家,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属于简单的体力劳动。可以比较确定地说,当搬家工在美国挣得多,和这个搬家工本身应该没有直接关系。搬家的之所以能挣得多,更可能因为在美国这个国家里,最具有创造力、最有才干、最有生产率的人能够创造的财富和产出是相当庞大的。正是这些人创造财富的能力,直接或者间接地,使得那些即便干着最简单工作的人也可以获得比在别的国家更高的收入。换句话说,很多人收入的增长,其实不是因为他们自己,而是因为完全不相关的人的努力和创造。
但在美国的墨西哥搬家工们不应该把自己在美国的高收入视作想当然。他们所以有高收入,是因为别人的努力,因为美国的边界并不完全开放。如果美国开放美墨边境,这些搬家工的收入很快就会下降,因为有大量的墨西哥人涌入,而搬家是个没什么技术门槛、很多人都能干的活。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想回到中国的事情。很多人已经把收入的持续增长当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收入为什么会增长。很多人大概已经多年不求上进了,技能上没有进步,但却仍然觉得收入应该增长,这不很奇怪吗?稍微不增长就牢骚满腹,可是凭什么呢?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更像是开放了美墨边境的美国。一个人如果没有过人的、不可替代的技能,那每年成百上千万新涌入市场的劳动力,随便哪个都能取代这个人。一个没有不可替代技能的人收入不增长或者增长缓慢才是应该的,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才有问题,那说明这个人多半在一个有准入限制的地方工作,比如垄断性的国企。
最后,墨西哥人花了8个小时把我们的全部东西从旧家搬到了新家。他们搬一次家挣的钱,估计比中国的搬家工搬一个月挣得都多。他们临走的时候,我还给了他们不菲的小费,给了他们一人一罐啤酒。因为,我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个场景:一群干了一天体力活的囚犯坐在屋顶喝冰啤酒,很享受的样子。我没有干过重体力活,也许干了一天活后喝点啤酒,就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