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切莫神化政府
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政的强力介入以及经济危机所暴露出的市场失灵,使得不少人似乎觉得政府才是很多问题的解决之道。但政府其实也并不神奇。《切莫神化政府》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政府如何调控失败,另一个则关于市场如何推动技术进步。这两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确有局限,但政府的局限恐怕更严重。
《奥巴马的税表》,也是从一个很小的角度说明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政府的服务并不免费,羊毛出在羊身上。有人说美国的福利很好,至少和中国相比很好。但看看奥巴马一家一年交多少税,不少人大概就不会那么羡慕美国的福利了。
《皆大欢喜等于空欢喜》说的是“免费午餐”的改革十分少见,而奥巴马承诺的医疗改革就是一例——他的改革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医疗服务,但却不会给绝大多数人增加负担也不会减少大家享受的医疗服务。这样的改革最后恐怕总要有人为之掏腰包。
《选美还是选总统?》观察到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的总统选举,历时很长,而且候选人的一举一动都在电视镜头下呈现,总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明星,而长得帅自然是成为明星的一个重要条件。纵观美国近50年来的总统选举,长得帅和能当选似乎有一定关系。
强势政府推动事情推动得快,扼杀事情也会扼杀得很彻底。到最后,推动的事情是可以衡量的,但扼杀的事情却不可以。
作为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2010年2月播出了一期《60分钟》,很好看。里面总共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的是臭名昭著的黑水公司如何草菅人命,这一次不是阿富汗老百姓的命而是美军士兵的命。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家新能源公司Bloom Energy如何可能革命性地改变人们用电的方式——两个小盒子加一个油桶,就提供一个家庭的用电,使家庭从此不用再从电网接电;或者如何可能成为硅谷又一次昂贵的失败——这个公司已经从各个风险投资公司,包括曾经投资了网景、亚马逊和Google的风险投资公司,吸收了3亿美元左右的风险投资,而它其实还没有正式向市场推出产品。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世贸遗址的——为什么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将近9年之后,世贸遗址还是一个大坑。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会儿世贸遗址上本应该已经高楼耸立了。而且这已经花了70亿美元,也就是说70亿美元都没能填上那个大坑。
关于世贸的故事,总结起来比较简单。至少根据《60分钟》的报道,症结就是金钱、政治和完全没有任何效率的官僚体系。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还有极度的拖拉,最后剩下的就是那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的70亿美元和一个大坑。要知道,世贸的东家是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准官僚机构。
很多人都觉得美国有民主,所以美国政府相对而言应该更有效率,能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我对这件事的幻想早在我第一次和美国政府机构打交道的时候就破灭了。刚到美国的时候需要办社会安全号码。去了办号码的地方,那里工作人员的无所事事、漠不关心和让人无理由地漫长等待,很容易勾起我以前去国内派出所办户口的回忆。后来去办驾照和其他各种证件,一次次的冷遇都是一样的。再和别人一聊,也是同样的感受。这让我意识到,我的经历绝不是一种偶然。世贸遗址的事情,只是美国政府十分缺乏效率的又一个体现而已。
我有时感叹,美国有一部多么好的宪法。你如果读过美国宪法就会发现,那是一部处处都在限制政府权力的宪法。更广义地说,正是对政府的限制,才让这个国家的创造力,没有像世贸遗址那样,被官僚们扼杀。
于是,就有了Bloom Energy这样的故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个科学家,原先负责设计在火星上制造氧气的装置,为在火星建立可以供人类生存的基地做准备。他需要一个很有效率的装置,通过使用能源来制造氧气。后来,上火星的计划被搁置,他的项目也就停了。但他有了一个主意:如果把整个装置的功能反过来使用,那不就可以通过氧气和燃料很有效率地生产能源吗?再后来,就有了Bloom Energy的装置:几个小盒子,一桶燃料,不需要燃烧,不会发热,更重要的是不再需要电网远程输电,就能为一个家庭提供足够的电力。这是一种高效的燃料电池。和国内以前的伪科学“水变油”不同,Google和Ebay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使用Bloom Energy的试用品,效果据说十分不错。更吸引人的是,这种装置的价格在开始大规模制造后可以变得相当便宜。这么一个有前景的、能革命性改变能源使用模式的产品研发过程,完全是私人资本在支持并承担风险。那已经投入的3亿美元风险投资,都是在赌这个项目能够成功。Bloom Energy如果成功,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亚马逊或者Google,它们也是完全靠私人资本支持最终取得成功,并改变世界的。
世贸的故事和Bloom Energy的故事简直就是美国无效率和有效率这两个极端的写照。有人也许会说,这并不能说明政府一定会扼杀Bloom Energy,世贸的事情是个特例,这种事情在中国就绝对不会发生。没错,世贸的事要是发生在中国,政府高层早就强力介入了。开一个协调会,主要领导一拍板,最后加班赶工,还能保证不耽误工期。不得不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府可能确实比美国政府更有效率。在修路盖楼架桥这些事情上,这个世界上还很少有政府能跟中国政府比。但强势政府推动事情推动得快,扼杀事情也会扼杀得很彻底。到最后,推动的事情是可以衡量的,但扼杀的事情却不可以。
这场全球危机,让世界各国政府的角色都在膨胀,中国的也是。认为市场能够自我纠正一切的看法显然有巨大局限。但此时此刻,尤其需要提醒所有人,政府也并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