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衰退的证据
2009年的经济衰退,是第一个让我有切身体会的经济衰退。《衰退的证据》描述了我在美国观察到的一些有意思的衰退迹象。
通货紧缩,这个消失多年的经济词汇,突然在2009年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美联储到日本央行都十分紧张通货紧缩的出现。《通缩猛于虎》解释了,为什么在央行眼中,通缩和通胀一样,都是洪水猛兽。
《没有压力的“压力测试”》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压力测试,而且揭示了一个事实:压力测试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假设的压力有多大。你假设压力不大,那压力测试就会变成无压力测试,最后的结果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麦道夫的旁氏骗局以及各种对华尔街“黑幕”的揭露,让很多人得出了一个其实恐怕是错误的答案:如果没有华尔街的那些坏人,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被纵容的旁氏骗局》想说的是,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人类制造资产泡沫的数量远比麦道夫们的数量多多了。即便没有麦道夫,泡沫还是会出现,还是会破裂,麦道夫恐怕只是给了那些愿意相信泡沫能无限持续下去的人们一个借口而已。
这个比例的上升,不太可能是人们突然在超市、加油站和药店大把撒钱的结果,更有可能的是,他们缩减了在其他方面的开销,而这是老百姓兜里的钱变少的一个显著信号。
2008年末骤然加剧的美国经济衰退,无论从时间还是深度上讲,都是美国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使得,即便你个人没有受到危机的任何影响,即便你不去看新闻,即便你对经济没有任何关注,也不难发现,到处都是衰退的景象。下面就是我观察到的一些证据,也许不是那么鲜明,但却十分反映问题。
●证据一:
信用卡广告消失了。在美国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一旦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留下了自己的信息,在网上购过物也好,申请过信用卡也好,填过商店的会员申请也好,你的信箱里就会出现大量的垃圾邮件。这些邮件,有的是超市的优惠券,有的是银行宣传自己产品的,有的是中介想租房或者卖房给你,有的是报纸杂志的优惠订阅信息,有的是化妆品公司的新产品推介,最多的恐怕就是信用卡公司的广告。最高峰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广告,有时候还不止一封。但有一天,信用卡广告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都没有再出现过。如果我们已经知道金融市场发生了什么,就会明白这件事情是十分自然的——在金融危机的高峰时期,连金融机构都不敢再向任何人借钱。一点好消息是,从2009年末开始,信用卡广告又重新开始出现,虽然不似以前那么凶猛,但至少断断续续地开始有了。这大概也反映了经济企稳回升,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但复苏仍不强劲的现实。
●证据二:
花在必需品上的开销比重上升。我日常用的美国运通卡,会把我开销的构成和所有持卡者开销的构成做成饼状图,进行对比,比如说有多少花在加油站,多少花在药店,多少花在饭馆等。2008年的时候,所有持卡者花在日常必需品上的平均开销,包括超市、加油站和药店,大约占总开销的10%。而这个比例在2009年一下子上升到了18%,出现了暴增。这个比例的上升,不太可能是人们突然在超市、加油站和药店大把撒钱的结果,更可能的是缩减了在其他方面的开销,而这正是老百姓兜里的钱变少了的一个显著信号。经济学里有一个叫恩格尔定律的东西,说的就是越穷的人在食品这一生活必需品上的花销比例越高。证据二中的数据恰好印证了恩格尔定律。
●证据三:
商店每天都在打折,动辄就是3折起,买一赠二之类。几乎所有我碰到的从中国到美国出差或者旅游的人,都会有同一个感叹:美国的东西太便宜了。我知道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中国的参观团,进了华盛顿地区的一个高档箱包店,一转眼的时间就把人家店里好几种款式的箱包买光,一个都不剩。不是因为这些人太有钱,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实在是太划算,太便宜了。我经常对这些不生活在美国的人说,美国不是总这么便宜的。在衰退之前,美国商店的打折一般都是赶着重大的节日,比如说感恩节和圣诞节进行。节日一过,大规模的促销一般也就结束了。但2008年末开始,包括整个2009年,直到2010年,很多商店始终都在打很低的折扣,每天都在促销,特别是那些相对高端的产品。这样的减价,不太可能缘于商店大发慈悲,而是因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弱了,或者不敢消费了,商店的东西卖不动了。
●证据四:
中国超市里购物的非亚裔人数增加。美国的中国超市除了是一个卖各种中国货和中国菜的地方,也是个卖低价商品的地方。那里的蔬菜水果和各种日常用品会比主流的超市便宜一些,但通常也会不那么新鲜。中国人去中国超市购物很自然,因为很多东西在别的地方不容易找到,比如说老干妈、龙眼或者月饼之类十分中国的产品。但非中国人,或者更广义的非亚裔去中国超市,很明显不是去找老干妈的。他们,据我观察,仍然在找他们日常消耗的“洋货”。我对这些人去中国超市的唯一解释是,那里便宜。更多的非亚裔出现在中国超市,说明更多人在找便宜的地方消费,这很有可能是腰包变扁的结果。事实上,当别的地方销售量都下降时,沃尔玛的销售却在上升,因为美国的沃尔玛也是一个卖便宜货的地方。
当然,还有很多更直接的证据,比如说,突然出现很多进行招租的商店门面。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商店开始歇业甩卖,有些甚至是全国性的大型连锁店。
美国这场衰退的程度之深,从这些证据中,也就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