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理破神圣

装神弄鬼的事情我从来不信,背后永远都是人的操纵,只要理解了这些人的动机,神话鬼话便不攻自破。

故事一:上帝的神迹和狡猾的牧师

中世纪的欧洲,如果世俗的法庭没有确凿证据不能定案,可以交给教堂。当时在基督教信徒中流行的观念大概是上帝可以通过教会来判定世人的罪。教会让嫌犯把手放入沸水中捞指环,如果捞完之后手臂没有烫伤,那就是无罪,若有烫伤便是有罪。当然也不一定非得是沸水取物,还可以用火烧,这些过程统称为「神断法」(Ordeal)。

据史料记载,很多当时走这套程序的人,并没被烫伤,而事后也往往被证明确实无罪,这看起来真是「神迹」。

然而常识告诉我们,把手放入沸水,一定会被烫伤,如果没烫伤,那水就一定不是沸水,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推理,绝不会错。

所以如果有人没被烫伤,那关键的问题就不是上帝是否显灵,而是为什么水没烧开?

道理是这样的:如果嫌犯们相信上帝确实能用这套程序来甄别罪恶,那么真正的罪犯不傻,直接招供了就完了,何苦多受一道皮肉之苦呢?所以只有无罪被冤枉的人才会去走一道程序,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既然来试的人都是清白的,那教士自然也就不必把水烧开了。

这个游戏想要玩儿下去,必须有几个条件,而这几个条件会带来额外的推论。

第一个条件是嫌犯必须相信这套程序,不信就不灵,所以我们可以推论这套程序不会用在不信的人身上。在中世纪的欧洲,谁是不信基督教的人呢?犹太人。所以「神断法」从来不用在犹太人身上。犹太人用「宣誓法」,就是当证据不足时,被告可以发誓说自己是无辜的,并且要找到另一群人,通常是12人,让他们也发誓相信被告是无辜的。

第二个条件是教士们必须时不时地把水烧开一次,烫伤一些人,否则久而久之,真正的罪犯也会觉得其中有蹊跷,会带着侥幸心理来试了。要吓阻这些机会主义者,只要偶然烧伤几个人再宣布他们有罪就足够了,不用老这么做。所以我们可以推论说大多数经历这套程序的被告都应该没有被烫伤,但肯定有小部分人曾被烫伤过。从13世纪匈牙利的史料中,研究者发现在208次神断案例中,63%(130个案子)的被告都没有被烫伤,只有37%的被告被烫伤过。

如果上帝真能在「神断法」中显灵,怎么犹太人就不用了呢?如果208个人中可以有130个人入沸水而不伤分毫,那义和团怎么就没打赢八国联军呢?

故事二:神圣的祭祀和穷人家的孩子

殖民地时代结束之后,流行开了「文化相对主义」。大概是说各种文化,不管看上去多么愚昧野蛮,都要放在该文化自己的环境中去理解和解读,方显各自的道理。这种看法总体来说当然不错,但走过头了也会带来一些判断上的失误,会带来不必要的神秘主义和理想化。比如今天很多人看西藏文化,总是很神秘,玄之又玄,我自己是不信的。

南美的印加帝国曾用活人祭祀,据说这一过程在该文化中极为神圣,所以用来祭祀的孩子都必须是「贵人」,是富贵人家甚至部落领袖的孩子,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够资格。

这些说法在我看来就很可疑,因为虎毒不食子,如果当上权贵之后还得把孩子拿出去送死,那这「权贵」有什么意思呢?

英国的考古学家后来研究那些被当作祭品的孩子们的遗留毛发,同位素分析发现这些孩子其实都是农民家的孩子,不过是在被祭祀前一年送给权贵人家,好好喂养了一番,拾掇好看了再去当祭品。

这个故事类似于中国革命中的「浙江人出钱,湖南人流血」。有钱人出钱,没钱人卖命,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无论传说有多神秘,都大不过人性。「野蛮」还是「文明」,是个主观判断,但其中发生的故事,必符合经济规律。

注:关于「神断法」的分析,来自2010年未发表的论文《神断法》(Ordeals),作者是芝加哥大学的Peter Leeson。关于祭祀的故事,来自英国考古学家Timothy Taylor的一篇小文章《文化相对主义的困难》(The Trouble with Relativism)。

  1. 朋友指出,同位素分析毛发的基本原理就是检测毛发的各个生长阶段来判断毛发主人的营养状况,如果营养状况一直在同一水平,则说明该人的食宿等情况相对稳定。上述研究的检测可能发现这些祭品长期处于营养不良,只是在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年才吃的比较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