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必需的和奢侈的医疗

医疗的复杂性在于,作为必需品的医疗和作为奢侈品的医疗,界限一点都不清楚。一个开胸心脏手术,究竟应该算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从治病救人的角度说,像是必需品;从费用的角度说,又更像奢侈品。

经济学把商品分为两种:一种叫必需品,另一种叫奢侈品。用术语说,一种收入弹性小于1,一种收入弹性大于1。

必需品,故名思义,是必需的。比如说,吃的食品和穿的衣服。“必需”二字还意味着,在一个人收入低的时候,这个人大部分的钱都会花在必需品上面。著名的恩格尔定律描述的就是这样的现象:收入越低的人,其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就越高。随着一个国家和它的人民越来越富,老百姓在食品上的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会越来越低。

奢侈品,故名思义,是奢侈的。和必需品相反,只有越富的人才消费的越多。经济学里的奢侈品和日常意义上的奢侈品并不完全等同,但意思差不多。你越富,花在奢侈品上的开支比例也越高。

这个世界上,既是奢侈品,又是必需品的东西很少。但医疗这个东西,却兼有必需品和奢侈品两种性质。

医疗是必需品,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没人不生病,生了病就要看医生、吃药,无论穷富老幼都是如此。但医疗同时又几乎毫无争议的是一种奢侈品。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自然愿意在健康上花费更多,他们希望得到更好的医生、更好的治疗、更好的药物。一些原先在收入低的时候不会去理会的病在收入高时也有了看医生的必要。还有那些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在穷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富的时候就会去尝试。还有一点,就是人富了,就想活得更长,也能活得更长。想活得更长和能活得更长这两件事情,都意味着医疗支出会增加很多。一个关于医疗的基本事实是,在医疗上花费更多的,未必是不健康的人群,因为这些人寿命也短。倒是那些很能活的人,因为活得长,最后总的医疗费用反而更多。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作为必需品的医疗,也许是需要得到保障的,这里面政府可以起很大作用。但作为奢侈品的医疗,却很难说必须得到保障,特别是由政府来保障。打个不算恰当的比方吧,人人可能都需要背包,因此政府也许可以给那些实在买不起包的人提供帮助,但政府恐怕远没有义务帮助那些买不起LV包的人。医疗的复杂之处在于,作为必需品的医疗和作为奢侈品的医疗,界限一点都不清楚。一个开胸心脏手术,究竟应该算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从治病救人的角度说,像是必需品;从费用的角度说,又更像奢侈品。更麻烦的是,病来如山倒,它是不管你有钱没钱的。别的东西,你消费不起可以不消费。但穷人一样会得那些治疗起来十分昂贵的病。这个时候政府究竟该管多少,就变成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在讨论医疗改革问题的时候,医疗的两重性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提供少了,那么必需的部分得不到满足;提供多了,又像是给每个人都发一个LV包,那政府的财政根本承受不了。但多和少的界限,什么是必需的,什么是奢侈的,又很难区分清楚。

当然,总有人相信“既不多花钱,又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充分医疗保障”的医疗体系的存在。这也许是可能的。只是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