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一本书的问世,比我想象的既更容易又更困难。

容易是因为网络的力量。如果还是生活在传统的纸媒世界,一个远在异乡的留学生大概很难有机会把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然后和成千上万素未谋面的人分享。我在北极的上空写,我在莱茵河畔写,我在海德公园边写,我在喜马拉雅的山脚下写,我在大草原上写,然后哪怕只要有一分钟的网络连接,这些博文就会在瞬间和所有的人见面。没有编辑会退稿,没有人会审查我的文字。

这本书从酝酿到最后出版,也完全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除去我和本书的特别策划覃子洋女士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大堂里20分钟的简短交谈外,这本书的全部构思、策划、撰写、编辑以及修订,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和MSN完成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网络,这个过程会变得多费时耗力。

困难是因为一本书的背后远不只是作者一个人。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李怀科先生和卢俊先生策划了本书。覃子洋女士说服了我出书并自始至终和我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她和黄犀先生还帮助确定了选题方向、全书结构并对文章做了最初的删选。卢俊先生和韩旭女士对书稿进行了仔细的编辑和修订。

我的经济学和对经济的观察,得益于很多师长、朋友和同仁的教诲。林毅夫,易纲,姚洋,卢锋和北京大学经济中心的诸位老师,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先驱,更将我手把手地领入了经济学的殿堂,并一直关心着我的成长。胡舒立和她麾下敬业的记者编辑们,为中国打造了最好的财经杂志。他们的深入报道,一直为我对中国经济的观察提供着丰富的素材。

我的父母也是我的忠实读者,他们为了看我的博客终于学会了上网。没有他们的敦促和鼓励,以及不求回报的付出,也许我不会坚持下来。

还有我的妻子谷主。谷主是她的网名,为了保护她的隐私,我在博客里一直这么称呼她,以致于她不得不接受一次又一次被我的朋友忘记真姓大名的“礼遇”。谷主一直是我最忠实的读者和中立客观的批评者。她不辞辛苦地将书稿全文通读了若干遍,帮助修订了大量的文字。几年来,她支持我把大量业余时间花在写文章上,做出了不少的牺牲。

最后,必须要感谢一路走来给予我关注的读者们。没有你们的支持和批评,这本书就不可能存在。